公司新闻
Company News
2022年全球及中国药物递送系统、改良型新药行业市场发展战略研究
来源:admin

1、新剂型及药物递送发展历程:制剂创新是改良型新药的重要细分方向,其中又以药物递送系统为代表的创新剂型最为突出,整体具有很高的技术壁垒,如口腔膜剂、气体微球制剂。早期阶段的制剂主要为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注射剂等形式,其与药物成药性关联较低,较少涉及复杂的药物递送设计。但随着治疗机制的创新和技术工艺的进步,制剂设计日益复杂化、微观化,并逐步成为药物递送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乃至成药性的关键。

全球药物递送的发展里程碑分析

微信图片_20230309170732.png

第一代药物递送系统(1950-1980年间),包括缓控释制剂、吸入剂和透皮贴剂等,相比第二代、第三代药物递送,第一代剂型虽存在一定技术难度,但研发相对容易,因而从研发到上市的转化率高。

第二代药物递送系统(1980-2010年间),包括口腔膜剂、脂质体、纳米颗粒、微球、基因载体等,整体技术壁垒远高于第一代,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部分仍是最前沿的尖端科技。2006年,日本上市了第一个口溶膜剂处方药伏格列波糖口溶膜。2010年,美国和欧洲分别上市第一个处方药膜昂丹司琼口溶膜(Rapidfilm®和Setofilm®)。截至目前,基于第二代药物传递系统的上市产品总体不多,发展空间巨大。

第三代药物递送系统(2010年以后),集中于突破生理限制,包括克服口腔黏膜屏障、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增加载药量、精准控制释药动力学、刺激敏感型给药系统、通过鼻脑给药突破血脑屏障系统、多肽和蛋白类药物的超长效制剂、精准靶向给药等。

2、创新制剂改良型新药:创新制剂(新剂型、新处方工艺、新给药途径等2.2类药)与药物递送方式的创新紧密相关,能够改善依从性、提高药物疗效、填补用药空缺、降低毒副作用,相对传统剂型更具有临床优势,是改良型新药重要且前景广阔的细分方向之一。创新剂型包括口腔膜剂、透皮贴剂、气雾剂等,以及注射剂型的改良,如注射剂改良及注射微球、注射脂质体等剂型。给药方式如下:

创新制剂给药方式对比分析

微信图片_20230309170739.png

(4)主要特点及优势:

1)改良型新药主要优势:改良型新药相较于原有药品,在增强药效、降低副作用、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等方面可具备明显的临床优势。

微信图片_20230309170743.png

2)改良型新药主要特点:

①与新分子实体相比,改良型新药的研发效率更高:开发一个新分子实体药需要开展大量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平均研发费用达5-10亿美元,历时10-15年,而改良型新药是在已上市药物API基础上进行研发,可以参考已经批准的药物数据或已经发表的文献,从而避免大量重复实验。因此,改良型新药天然具有更高的研发效率、更集约的研发投入、更小的获批风险、更快的上市速度,有利于快速抢占市场先机。

②与仿制药相比,改良型新药技术壁垒高,生命周期长,回报率高:与仿制药相比,无论是分子结构改良、剂型改良、新复方制剂或者新适应症,改良型新药均具备更高的专业壁垒和更复杂的制造工艺;此外,改良型新药具有3-5年市场独占期,生命周期拉长,可以避免过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并获得更高的回报水平。

创新药、改良型新药、仿制药的药物经济学对比分析

微信图片_20230309170750.png

③创新制剂改良型新药研发特点:

A.对于制剂改良型新药而言,其瞄准现有上市药物由于制剂设计导致的临床治疗痛点:通过创新制剂技术加以改良,无需局限于具体的适应症领域,因此可以对广泛、具有重大临床改善需求的领域加以覆盖。由此,创新制剂药企在药物管线的开发、储备上具备更好的全局观与灵活度;

B.制剂改良型新药具有“平台化研发”特点,而药物的推进又有利于技术的延展、积累和迭代(如口颊膜的促渗透技术、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结合粘附技术可用于给药方式和使用场景类似的药物),二者相辅相成。因此,技术平台建立后通常能够实现批量化应用,从而大幅提高研发效率。

(3)行业规模及空间:

1)中国市场:中国改良型新药市场整体较快增长。2016年到2020年,中国改良型新药市场规模从2,613.9亿元增加到3,239.9亿元,预计到2025年达到5,612.9亿元,到2030年达到7,951.7亿元,2016-2020年、2020-2025年、2025-2030年的CAGR分别为5.5%、11.6%、7.2%,总体增长较快。

创新制剂是推动改良型新药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2016年到2020年,创新制剂市场规模从983.7亿元增加到1,326.7亿元,预计到2025年达到2,458.8亿元,到2030年达到3,733.3亿元,2016-2020年、2020-2025年、2025-2030年的CAGR分别为7.8%、13.1%和8.7%,增速高于行业水平。

2016-2030年中国改良型新药市场规模现状及预测

微信图片_20230309170754.png

数据统计: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1)治疗需求的增长与升级: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深,在生活工作压力、生态环境、饮食习惯及食品安全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下,癌症、精神系统疾病、睡眠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及慢病领域的患者人数不断增多,治疗需求持续加强,而现有药物的局限则日益凸显。例如,癌症患者服药周期长且晚期患者服药困难,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甚至终身服药,随着患者基数的扩大,药物副作用、药物顺应性差等问题成为显著痛点,亟待更好的药物。医药支付能力的提升亦能够支撑更高价格的药物。改良型新药能够实现良好的临床获益,提升前述人群的治疗体验,预计受此驱动增长。

2)创新制剂技术全方位提升:制剂药物递送系统涉及制剂技术、药用辅料、给药装置、制剂设备、检测设备和包装材料等多个学科。目前我国已经创建了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并建立了多个创新制剂平台,包括激光打孔渗透泵控释片、缓释微粒、缓释混悬剂、生物黏附制剂、经皮给药制剂、长效注射微球、注射用脂质体等技术平台,并设计制造了相应的设备和生产线,同时重点加强对渗透泵、微孔膜、长效缓释、靶向、定时脉冲等国际先进剂型及相关辅料的研究。我国创新制剂技术整体持续提高,与国际水平逐步缩小,将支撑改良型新药行业增长。

3)患者支付能力持续提高: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2.4万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3.2万元,并预计以7.5%的年复合增长率于2030年将增至6.6万元。同时,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也在稳步提升,2020年我国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7%,预计该比例在2030年将提升至10.3%。随着人们对于疾病治疗有更全面的认知和治疗意愿,极大的促进了患者对于药物的支付能力。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药品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进一步提高了患者对于改良型新药的可支付能力和可及性。发行人公司已上市产品注射用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已于2021年成功进入医保目录。

4)有利的政策驱动:当前,国家以鼓励创新和重视临床价值为导向,在一致性评价、上市许可人制度方面持续出台支持政策。例如,2020年6月CDE发布《化学药品改良型新药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对改良型新药做出明确的临床试验路径指导,进一步明确临床的定义及优势,鼓励临床开发。在国家利好政策的驱动下,预计改良型新药的研发将进入快车道。

免责声明

本文为促进吸入制剂同行的交流与学习;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吸入制剂我们尊重原创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文章内容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新闻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