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项目的临床研究与创新突破
来源:admin
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是国内首个专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痉挛性狭窄以及支气管粘液分泌异常的雾化吸入制剂。由成都润泽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组织实施的“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改善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粘痰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研究”于2024年6月顺利通过了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CDFI)对临床试验单位的现场核查,为后续药物注册和上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项目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受试者的严格筛选以及可能导致研究失败的多重干扰因素。主要困难集中于以下几点:研究需纳入具有粘痰症状(痰液性状评分≥2分)且咳痰困难(咳痰难度评分≥2分)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支气管扩张但无咯血症状患者,以及部分肺炎患者。这些患者均可接受抗生素治疗。此外,雾化吸入的安慰剂效应可能对呼吸道产生润滑作用,进一步改善咳痰和咳嗽症状,从而放大安慰剂效应,增加试验结果不显著的风险。抗生素治疗和安慰剂雾化在早期均可能对痰液性状及咳痰难度评分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掩盖试验药物的实际疗效。这一因素是同类研究失败的常见原因,需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以降低其对结果的干扰。针对上述挑战,项目团队通过深入分析和多轮讨论,提出并实施了以下解决方案:试验中心的数量直接影响试验周期和数据一致性。为平衡试验进度和主要疗效指标评分的一致性,项目团队调研了数十家既往合作的中心,并与主要研究者进行了深度访谈,最终优选10家中心参与研究。通过严格的评分培训和一致性评估,确保了评分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保证了试验进度。为减少抗生素治疗和安慰剂效应对结果的干扰,项目团队与组长单位多次沟通,明确筛选受试者的疾病类型及雾化治疗的疾病阶段。在试验过程中,通过提高医学监查频率,重点监控疗效指标的评分逻辑性、一致性以及变化趋势,确保数据的高质量。项目团队采取多种措施以加快入组进度,包括每日跟进新入院患者情况、及时更新患者病情变化、动员科室研究人员留意潜在患者、提升CRA/CRC的绩效考核,以及定期组织各中心入组经验交流会。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试验的顺利开展。经过11个月的努力(首例受试者知情时间为2022年9月1日,末例访视时间为2023年7月31日),试验共筛选298例受试者,最终完成240例入组及全部随访工作。- 主要疗效指标(痰液性状评分)在治疗后较基线的变化值显示,试验组显著优于安慰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次要疗效指标(咳痰难度评分)结果表明,两组在用药第1、2天的评分变化相近,但从第3天开始,试验组的疗效优势逐渐显现。
研究结果完整呈现了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的疗效过程。初期评分变化可能由抗生素或雾化治疗引起,而后期评分的持续改善则归因于氨溴索的独特药理作用。这表明,通过严格的受试者筛选和干扰因素控制,项目团队成功降低了安慰剂效应对研究结果的干扰,充分体现了试验药物的真实疗效。小结
此次临床研究的成功离不开润泽医药医学与运营团队的专业能力与辛勤付出。同时,丰硕的研究成果也为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的申报生产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目前,该项目已通过CDE的发补通知并完成资料提交,正式进入审批流程。这不仅标志着国内吸入用氨溴索制剂研究的重大突破,也为呼吸道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未来,润泽医药将持续关注呼吸领域的临床需求,不断创新,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治疗方案。